夏夜,雨后,难得沉寂了月余的小区复又蛙声四起,耳际一片聒噪,惹得我心绪荡漾,方才被大雨浇灭的暑气仿佛又腾腾升起,令人十分压抑。
我无论如何无法静下心来继续看书,只好决定出去走走。
下得楼来,循声而去,行数十步,便见土坡旁有一小池,水已尺深。记起前日路过明明干可见底,不得不佩服这场豪雨。而那恼人的绿皮“坏蛋”,此刻正悠哉游哉地或隐于石缝露出双眼,或浮于水面撑长四腿,但却无一例外不鼓圆了肚皮,在那呱叫。
我十分讶异,断定这些足有小孩巴掌大小的蛙,绝不可能是今天雨后才由蝌蚪长大,但池水干涸时并未见它们在哪蹦跶,料想也只能是偷偷潜在了池底阴湿的泥地里,在日复一日的苟延残喘中,胜利等来了属于它们的雨夜。
不禁感慨,这四脚的“田鸡”,处世哲学倒还比很多人来的高明。当然,得势之时,蛙和人都一个德行,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但失势之际,人却很难像蛙一样,悄然蛰伏,匿于泥垢,而是下意识地哭爹喊娘、自怨自艾乃至自暴自弃,其结局自然也不言而喻——懂得该退则退的蛙,终将迎来下一个雨天,继续它们没羞没臊的狂欢;只知一味进取的人,终究没能跨过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死在了自己幻想出来的悲剧里。
但转念一想,一味进取又何错之有?!
哎,罢了,愿苦难的人都能参透“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