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gs

Design & Develop

  • 言论自由
  • 技术文档
  • 日常琐事
  • 其它东西

期末

期末狂想曲(其七)

2010年7月16日 / Leave a Comment

今晚由中大回学校,骑车在马路上逆向狂奔,引起了不少车辆的侧目,越发感到我一年前悟出的一个结论具有不可挑战的真理性。这个结论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单行的马路上逆向行驶的车辆比那些遵照交通规则、正向行驶的车辆更显得安全——这是因为你永远不必担心会有追尾事故,因为很少有人大胆到或者说蠢到敢贸然在单行道上逆向行驶,既然没人和你一样逆向行驶,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追尾事故了。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诡辩,但却不得不承认我说的的确是实话。是的,世界的确如此,貌似很不可能的事倘若从别的方向想想,其实都是具备可能性的,这就是事物两面性的体现。比如桌子椅子,你看到它的时候,它是桌子椅子,那么,你没看到它的时候,它到底是什么呢?!难道还是桌子椅子么?!没人可以给出答案,因为如果你要给出答案说它是什么,就必须想看到它,而一旦看到它,这个答案也就算不上答案了,因为你已看到它,不符合问题的前提——“在你没看到它的时候”。

这个问题很绕,有点不可思议,仔细想想,其实道理还是有的,延伸开来,任何一件你很熟悉的东西——你之所以觉得熟悉,无非都是建立在你能看到由而感应到,但是在你没看到的时候,这件你熟悉的东西到底还是不是你所熟悉的那件东西呢?!

这是期末狂想曲的最后一篇了。有好友问我,这阵子怎么这么感性,写了这么多日志。答曰:整天复习,满脑子都是数理公式、电子电路,如果还像往常一样靠写程序代码解闷,迟早要崩溃的。但回宿舍开电脑似乎成了习惯,不写写东西,又觉得少了点什么,退而求其次,只好用文字抒发一下情感,或者说发发牢骚,到底是件好事,人,最怕就是有牢骚发不出……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是时候回归程序。日志这东西,算了,浪费时间兼浪费感情,真是伤神伤身啊。哈哈,2k10年7月16日,是记也。

2010年07月16日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哲学, 大学, 期末, 狂想, 诡辩

期末狂想曲(其六)

2010年7月13日 / Leave a Comment

楠园外面那个原本铺着草皮的小斜坡终于改建成阶梯了,这不得不说是哲学上的伟大胜利。

首先,这件事充分证明了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先前那斜坡铺着草皮,要去楠园用餐,倘若走石梯的话,便不得不绕过一个九十度的角,而我们亲爱的数学老师们从小学开始就告诉我们,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是最短的。大学生大抵是上过小学的,自然深明此理。

于是乎,久而久之,绕道绕得烦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怪,便直接踏草皮而上……鲁迅早就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这样,长满草皮的斜坡上多了一条走出来的路。但这到底是很影响华师声誉,更影响华师生育的一件事,于是乎,人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发挥作用,学校方面毅然决定破财挡灾,把斜坡改成了阶梯。一个原本不是阶梯的阶梯就是这么诞生的。

其次,事物总是在螺旋式地上升发展前进的,量变引起质变。显然,本来不是路的路,每日经人几踩,这么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最后引发质变,把一个草坡改成了阶梯。

最后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学生用餐不便,踏草坪而上食堂,这是对楠园设计师考虑不周的否定;学校方面改草坪为阶梯,是对这种行为的再一层否定……这就是否定之否定。

哲学是什么?!书上说是一门指引人生活地更好的学问。我倒不觉得,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哲学是一门教导人更废话的学问,就像楠园改建一个阶梯,因为有了哲学,也就有了以上这一篇废话。2k10年7月13日“微机”考后,是记也。

2010年07月13日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哲学, 大学, 期末, 楠园, 狂想

期末狂想曲(其五)

2010年7月7日 / Leave a Comment

潮汕话里面形容上大学用的是“读大书”。今天想想,觉得还是欠妥,确切的表达应该是读“重书”。我那些因不堪书本重负而接二连三提前退休的书包们便是最好的证明。

今天发现我的第N个书包开始有断带的现象,这的而且确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对我来说,当然,对卖书包的商家和生产书包的厂家来说,就不见得是件坏事了,或许对国家来说也是件好事,所谓的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这么回事。

罢了罢了,书包啊,你要坚强点,你坏了我就得捧着书去复习了……

睡觉……

这个世界依旧是美好的,即时是在考试周里……即时是在40摄氏度的高温里……

2010年07月07日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压力, 大学, 期末, 狂想, 读书

期末狂想曲(其四)

2010年7月4日 / Leave a Comment

好吧,我承认我很天真,居然认定既然图书馆明文规定要对霸位行为采取措施,应该就不会有人再敢霸位了。

事实上,今晚的情形令我再次心寒。六点十分,从工学馆到理学馆,再到教育学馆、经济学馆,历时半个小时,方在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一个“安身”之处。当然,位置是有的,只是都放满书罢了,书的主人,不知所踪……大抵吃饭去了,去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很想说一句,位置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大家都不霸,也不至于会没位置坐,这种资源浪费太可恶了,特别是期末的这种时候……

2010年07月04日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大学, 期末, 狂想, 霸位

期末狂想曲(其三)

2010年6月25日 / Leave a Comment

午饭时间,翰园饭堂。

“祖国11点钟的太阳们”忙着解决吃饭大事,于是食堂一时座位资源紧缺。一女生逶迤而来,见一空桌,遂以其臀占一座位,背包占一座位,雨伞占一座位。取出手机,拨通一号码。问曰:“我找到位坐了,你在哪里啊?”

电话那头:“……”(其时该女生并未开外响,故不知电话那头说的是什么,但即使是用脚趾头想一想,也能知道个大概,应该是有三个方面:其一,对此女霸位有方加以赞扬;其二,略表自己身处之处;其三,反问该女,你在哪里啊?)

此女士听完,面露得意之色,答曰:“我在这里啊……”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哲学, 大学, 期末, 狂想, 霸位

期末狂想曲(其二)

2010年6月25日 / Leave a Comment

今夜由教室回宿舍,路经天桥。发现又有变化,感慨万千,遂作此篇。是记也。

天桥近来真谓“多灾多难”。先是长得很茂盛的、不知名的、却也无伤大雅的、开暗红色小花的、种在天桥护栏外的植株被尽数刈除。再是原本有点古朴气质的水泥桥身被粉刷了一遍,该工程历时N个星期,令我惊讶莫名,刷一个天桥怎么就这么久……久便久吧,倘若刷完,焕然一新,终究也算是件好事,权当给同学们换换环境好了。然而仔细观望,却也不然,该脏的地方照旧是很脏,估计是疙疙瘩瘩,鞭长莫及,想粉刷也难以刷到,就留下了这些地方,谓之“死角”。这么一来,死角是黑的,通体是白的,反而对比强烈,不见得是件好事。今天发现,栏杆居然被漆上了一层红油,这估计是中午或者下午的“杰作”,可惜天公不作美,下午来了场大雨,工程也便停了下来,所以今晚看上去,就成了一半是红,一半是绿……

姑且不论这天桥的护栏到底是红色好还是绿色妙。毕竟这种事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这好端端的一个天桥,使用年限估计也还没超过6、7年,一来使用正常,二来也不见得脏得对不起观众,重新翻新,似乎没什么必要吧。前几天粉刷的时候,便见桥下摆了偌大的一个牌子——“迎亚运工程”之类的。看了哭笑不得。其一,亚运也就亚运呗,你不去搞场馆,提高硬件水平,让人家外国人真正体验我们的综合国力和服务水平,干嘛拿华师的天桥开刀;其二,不就是亚运嘛,来就来呗,何苦为了面子花这冤枉钱翻新天桥,毕竟天桥的使命到底是拿来方便过马路还是拿来观赏?或许你会说,这是为了宣扬广州的形象。那倒是想问问,形象这东西,当人家已经到了家门口了,你才想起要改,还来得及么?还有必要么?再者,就为了别人眼中的一个所谓形象,自己辛苦去做一些很没必要很不值得的改变,这值得么?个人观点,不改倒好,那叫原生态,本来怎么样,就让他还是怎么样,纯天然,不做作,才能让人感到最真实。

说到底,虚伪做作形象主义到底不是什么好事。钱多,不如多做点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中国现在还说不上什么富有,吃不好,穿不好,还费那么多心思搞什么“飞机”!而且形象这东西本来就应该是由内心生发出来的,所谓“像由心生”,如果心灵是美的,形象还会差到哪里去吗?!

突然发现近来比较爱发牢骚,或许真的是“生活”许多了。哈哈,阿尼陀佛,罪过罪过,阿门……睡觉……

2010年06月25日凌晨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亚运, 大学, 期末, 狂想, 面子工程

期末狂想曲(其一)

2010年6月19日 / Leave a Comment

本质上来说,大学里的考试月和广州三四十度的夏天是一致的——都令人倍感难熬。

今天考完六级,半路小成放我飞机,说是和迪哥去准备他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给浩鸟过生日的绿帽蛋糕,看来食堂的蛋糕师傅有难了……

至于能不能做出来,真得看蛋糕师傅的功力了。这是后话,或许无话。

于是乎一个人走回翰园,半路却无意听到一个男生向身边的一个女生大谈“1+1=10”的理论——诸君注意,是半路无意听到的——我并不是一个八卦的人,关于这一点,人神共鉴。至于为何能听到,这必须归功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我的母亲,她老人家给了我一副听力还算可以的耳朵;其二是“六级”的蛇蝎美人本质,导致N多的莘莘学子们虽是明知每年都会“死伤无数”,仍对其趋之若鹜。所以考完试,人山人海,人挤人,走得近了,自然也就容易听到了……

扯得远了,话说回来,本来和一个女同学吹“一加一不等于二”无可厚非,然而令我哭笑不得的是那厮术业不精,当时说的是“yi jia yi deng yu shi”。这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各位看官,一加一之所以会等于”10″,是因为这是在二进制的情况下,所谓二进制,就是逢二进一,既然逢二进一了,那你还怎么数到十呢?数不得“十”,还怎么可能是“一加一等于十”呢?所以正确的说法是“一加一等于一零”。

这件事充分说明,对于未知或者是貌似已知的事物,我们不能随意拿来吹,不然就会闹出像上面的“一加一等于十”的笑话。写到这里出了一身冷汗,突然想起本文开头部分我还在大吹本质怎么怎么的这个哲学问题,至于学哲学的人看到这里会不会也当笑话,就不得而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项冒险。

突然觉得中国古人的“中庸”之道很有先见之明,不知道或者是不是很知道,就干脆当自己不懂好了,这就是中庸。

2010年06月19日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中庸, 哲学, 大学, 期末, 狂想

标签

315 360 ASP ASP.NET bug CentOS CSS CSS 3.0 CSS HACK Google Google图片搜索 Hadoop host文件 HTML5 ie6 IPV6 javascript JDK js osql photoshop php phpMyAdmin 中庸 主流 交易 人生 人类劣根 刷票 哲学 大学 感想 文学 文言文 期末 狂想 现代诗 琐事 科学 箴言 经济 网络安全 视频广告 诗歌 霸位

近期评论

  • 壮敏发表在《讨贼檄文》
  • 黄祺发表在《顿悟》
  • 西班牙超模发表在《致加西亚》
  • 西班牙超模发表在《致加西亚》
  • 糗事百科发表在《IE6 去除 input border》

Copyright © 2023 Tengs.

WordPress Theme by themehall.com

粤ICP备12053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