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gs

Design & Develop

  • 言论自由
  • 技术文档
  • 日常琐事
  • 其它东西

科学

滚动字幕是一种很差的用户体验

2013年1月16日 / 2 Comments
滚动字幕是一种很差的用户体验

滚动字幕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以至于令我们几乎淡忘了它的存在。不管是车站候车厅里的车辆到站信息,还是公交车、计程车上的电子广告牌,抑或是电视新闻下面的滚动要闻……这些东西以同样的形式(滚动)在不同的屏幕上出现,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些可有可无,有些却异常重要。

我曾在一次回家的路上短时间内接连看到三个这样的东西,于是我开始观察并试图研究滚动字幕的利弊。

首先,滚动字幕的出现大抵似乎是由于可显示空间受限,这种断定在扁宽的LED广告屏上尤为确切。不能否认,利用小块的空间去显示大量的信息显然是不现实的,除非使用小号字体,但很多情况下小号字体难于阅读,容易被忽略,事实上很多屏幕由于像素的限制所能支持的字号也是有限的。于是“聪明人”便想出了滚动字幕这种东西,他们的想法很朴素:很多人阅读一行文字,由于眼睛能够关注的范围和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受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在阅读一行文字,而是某一刻阅读一行中的几个字,下一刻眼睛聚焦的点改变,接着读接下来的几个字——说白了就是文字是没有动的,但是眼珠(好吧,严格的说应该是聚焦的位置)动了。依照这种原理,让字幕流动起来,那么理论上人的关注点甚至都不需要动,字幕会自己不断通过关注点,从而被人读取。

然而当我试图去看滚动字幕上的信息时,却发现很多情况下字幕的滚动速度远远赶不上我的阅读速度。令我好奇的是为何这种情况更为常见,而我的阅读速度跟不上滚动速度的情况很少遇到,至于两者速度相等就更是未曾出现了。这直接导致了我希望了解信息时,虽然很快读完了显示区域内的文字,却不得不干巴巴地静等新的文字滚动出来,从而为白白浪费的时间而恼火。为了检验是否会有一个更为适合我的滚动速度,我在网页上做了一个实验(假如你了解过html的话应该知道在marquee标签中的文本是会滚动的),可惜实验的结果并没结果,当滚动越来越快时,会有闪屏、文字跳动的感觉出现,从而影响了阅读,或者确切地说影响了阅读的心情。

所以结论是:这种行为强迫用户以某个速度来阅读信息,体验实在差劲。

所以忠告是:不要轻易使用滚动,受众会恨你的。


分类: 技术文档 标签: 滚动字幕, 科学

实现隐身的若干途径

2011年4月13日 / Leave a Comment

今天中午吃饭,突然想起“隐身”实现的可能。毫无疑问,这一直是古今中外方土术士热衷讨论的话题。但这并非迷信,应用科学的观点,你会发现,实际上“隐身”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假如你没有忘记你的小学自然老师曾经告诉过你,人眼之所以能看到东西,是因为物体反射光或者发出光的缘故。所以,假如能使你自己不反射光(因为你本来就不会发光),你也就不可见了。当然,你还必须是透光的,否则,你将成为一团黑,在非黑色背景下,是最显眼的,还谈何隐身。所以,事情再简单不过了,只要你的身体是透明的,你也就隐身了。不要耻笑这种可能性,深海中的许多生物比如水母,身体就是透明的——可见,上帝从来没有封杀任何一种可能性。

当然,作为一个人,透明的感觉一定不会好到哪里,不然,也就不会有“你把我当透明的”这句气话了。所以上述方法可行性不是很高,而且目今的科学也不见得能使人的血肉之躯变得完全透明。相比之下,假如是利用环境巧妙得把自己隐藏起来,事实上也是一种隐身的做法,说得简单点,也就是变色龙的情况,利用环境色调改变自己的体色达到把自己隐藏在背景中的目的,这是相当可行的,我们的科学需要做仅仅是制造出一种能够感知周围环境色调并能相应变换自身色彩的布料,当人披上这种布料的时候,人也就能隐身了——这种想法貌似来源已久,起码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当然,说到科学实现,我想到的是传感器和霓虹灯,你知道,传感器可以把某种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而霓虹灯依靠我们可用的电能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两种东西细微化,然后集成网状结构,当传感器的密度达到人眼所能分辨的水平时,传感器也就可以感知足够的环境色调信息了;假如每个传感器对应一个发光体,这个发光体可以把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还原成光信号发射出去,对于接受者“人眼 ”来说,是没什么区别的,至于发光体的实现,众所周知,红绿蓝三基色可以调和出任意颜色,当这种由三基色组合而成的发光体密集到一定程度时,也就能够完全模拟出环境色了。

其三,人眼还有一个特性叫“视觉暂留”,利用这个漏洞,我们也能实现“隐身”。事实上,“视觉暂留”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比如电影,利用的就是这种现象,再普通一点的实验是用一条绳子绑住一块重物,当你哪住绳子的另一头旋转重物且达到一定速度时,你将看到一个残影,我们可以想象,当旋转的速度更快时,是不是连残影都会看不到呢?!科学证明,人眼视觉暂留时间为1/24秒,所以,假如你在一秒钟之内能左右移动24次以上,不难想象,由于人眼暂留,你身处的环境背景将停留在别人的眼睛中,而你由于运动速度太快,将是不可见的。

这就是隐身,科学的隐身。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科学, 隐身

超越爱因斯坦的梦想——我的时空观

2008年7月13日 / Leave a Comment

人类做了几千年的梦,希望自己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或者走向未来。也许,有些人对此付诸一笑,认为这是痴人说梦。然而,我个人的看法却是——穿越时空这件事完全有可能,而且坦白地说,甚至非常容易。

时空,也叫“四维”——就是指三维的的空间再加上时间这一维。所谓“三维”就是指任何事物的长、宽、高所构成的立体空间。譬如你的房子,它看起来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可触摸的。倘若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再穿入一条时间轴,这种事物表示方法便是四维了。

正如你日常所见,我们的世界都是四维的。可以假定时间轴固定,而我们眼睛所见的三维存在——即空间却无时无刻不在沿着时间轴向前推进——这就好比算盘上的珠子。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你置身于那个沿时间轴推进的三维空间中,并以自身为参照物——说明白点就是你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和自己所在的三维空间是不动的.那么你就习以为常地觉得,时间正在飞快地前进——昨天离我们越来越远、今天正在不断地脱离我们、明天却悄悄地向我们逼近。

这就是所谓的时光流逝了,事实上这种说法不见得很科学,假如你的参考系是时间(就是说你假定时间是静止的),那么我不得不告诉你,应该说是空间流逝——或许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定论,因为人类自身就处在这种四维空间里,引用中国人的古话就是说:当局者迷。

不管怎么说,到底是时光流逝还是空间流逝,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穿越时空。为了实现穿越时空,要做的是阻止或者拖慢上述变化的过程,虽然听起来有点疯狂,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众所周知,我们可爱的地球每绕太阳转一圈,地球上的生灵们便过了一年,对人类来讲,便是长了一岁。假如地球绕日轨道的周长是一定的,那么,我们所谓的一年的长短,就完全由地球绕日转动的速度决定了。假如能减慢这个速度——可想而知,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周期自然而然变长了,我们的一年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拉长了。虽然一年还是一年,但这样的一年却是长得多的一年。条件允许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把一年无限拉长,到时,人们自然也就过上了永远过不完的一年。如此一来,傻子也会明白,我们都长生不老了。虽然我无法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构成我们肉体的细胞们买不买帐,假如他们依然以他们固有的周期生长和衰亡,那么很抱歉,在你看完以上这一段文字后只好当没看过;假如乐观估计,细胞们也同样地感受到自己正在过着过不完的一年,那我们的长生不老梦也就不再是梦了。

然而,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规律和向心力规律,在地球的轨道周长一定的情况下,要改变地球的绕日速度,理论上讲根本不可能——这也正是所谓现代科学的脖颈了。

之所以在现有理论不支持的情况下写下以上文字,只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信念——许多貌似不可能的东西,它实际上是有可能的,还有可能有很大的可能。好比我现在告诉大家我是李嘉诚,你不能否认我这说法,即使阁下认识在下。但你所谓很充分的判断依据实际上是很不充分的,因为单是从tengs的首页上看到这篇文字就断定这文字是李凯腾写的,却忘了,李凯腾他完全有可能从李嘉诚那得到了这篇文字然后发在了这里——说到底,这篇不成文章的文章还是有可能是李嘉诚写的。也就是说我本人有可能就是李嘉诚。当然,需要郑重声明的是,这篇东西不是抄的,乃在下个人思想的精华。

扯完了非常玄幻的我非我,我还想再扯扯穿越时空。其实在这个年代单谈穿越时间或者穿越空间,是要笑掉大牙的。因为对于地球上所有有脚的生物,穿越空间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好比你每天从家里到超市或学校或公司或厕所,你不能否认你不是在穿越空间。对穿越时间而言,情况却有俩种:一者是正常穿越时间;另一种是非正常穿越时间。前者容易之极,即使是没有脚的生物,那不妨坐着让地球托付着你日月奔驰——说到底,等死也是一种穿越时间的形式。后者要求便高了,先是你必须有着能与地球自转相提并论的速度——简单点讲就是你起码得跑得和地球差不多快——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你从东往西跑,你便能回到过去,假如你从西往东跑,便能达到未来。因为对你而言,所谓的过去只是很多人的现在乃至将来,而你所谓的未来不过是很多人的过去或现在罢了——好比现在是北京时间2008年7月17日10:47:13,但人家美洲却正在过着漫漫长夜。然而难免的,在你发生穿越时间或者穿越空间时,有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好比你突然想起昨天的晚餐很美味,你却不能回到昨天的家里再享用一番——这似乎是符合现有科学理论的事实——我不敢肯定,也许这只是一个不怎么事实的事实。

时时空空空空时时,当你看完这几段颠三倒四乃至漏洞百出的文字时,请不要否认,你已成功地穿越了一段时间,也许还将穿越一段空间——从电脑前到厨房或者厕所——别急,说笑而已。


分类: 言论自由 标签: 幻想, 时空观, 爱因斯坦, 科学

标签

315 360 ASP ASP.NET bug CentOS CSS CSS 3.0 CSS HACK Google Google图片搜索 Hadoop host文件 HTML5 ie6 IPV6 javascript JDK js osql photoshop php phpMyAdmin 中庸 主流 交易 人生 人类劣根 刷票 哲学 大学 感想 文学 文言文 期末 狂想 现代诗 琐事 科学 箴言 经济 网络安全 视频广告 诗歌 霸位

近期评论

  • 壮敏发表在《讨贼檄文》
  • 黄祺发表在《顿悟》
  • 西班牙超模发表在《致加西亚》
  • 西班牙超模发表在《致加西亚》
  • 糗事百科发表在《IE6 去除 input border》

Copyright © 2023 Tengs.

WordPress Theme by themehall.com

粤ICP备12053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