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来说,大学里的考试月和广州三四十度的夏天是一致的——都令人倍感难熬。
今天考完六级,半路小成放我飞机,说是和迪哥去准备他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给浩鸟过生日的绿帽蛋糕,看来食堂的蛋糕师傅有难了……
至于能不能做出来,真得看蛋糕师傅的功力了。这是后话,或许无话。
于是乎一个人走回翰园,半路却无意听到一个男生向身边的一个女生大谈“1+1=10”的理论——诸君注意,是半路无意听到的——我并不是一个八卦的人,关于这一点,人神共鉴。至于为何能听到,这必须归功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我的母亲,她老人家给了我一副听力还算可以的耳朵;其二是“六级”的蛇蝎美人本质,导致N多的莘莘学子们虽是明知每年都会“死伤无数”,仍对其趋之若鹜。所以考完试,人山人海,人挤人,走得近了,自然也就容易听到了……
扯得远了,话说回来,本来和一个女同学吹“一加一不等于二”无可厚非,然而令我哭笑不得的是那厮术业不精,当时说的是“yi jia yi deng yu shi”。这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各位看官,一加一之所以会等于”10″,是因为这是在二进制的情况下,所谓二进制,就是逢二进一,既然逢二进一了,那你还怎么数到十呢?数不得“十”,还怎么可能是“一加一等于十”呢?所以正确的说法是“一加一等于一零”。
这件事充分说明,对于未知或者是貌似已知的事物,我们不能随意拿来吹,不然就会闹出像上面的“一加一等于十”的笑话。写到这里出了一身冷汗,突然想起本文开头部分我还在大吹本质怎么怎么的这个哲学问题,至于学哲学的人看到这里会不会也当笑话,就不得而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项冒险。
突然觉得中国古人的“中庸”之道很有先见之明,不知道或者是不是很知道,就干脆当自己不懂好了,这就是中庸。
2010年0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