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筒骨粉
小区楼下新开了一家“正宗湖南筒骨粉”,最初路过发现店面正在装修时,我还一度十分好奇,但身为广东人,“正宗湖南”四个字还是不由地让我在潜意识深处感应到了火辣辣的恐惧,于是料定自己没有踏进去的勇气,不免也怀疑这生意如何做得起。
果不其然,开业近两周,早晚上下班路过,基本未见什么食客,每每看到疑似夫妇的店主,要么兀自在灶台上无所事事,要么对坐在餐桌前愁眉不展——有次察觉到我路过店面时向里张望的目光,那原本耷拉在椅子上的男店主便突然坐起,似乎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我这个食客——惊得我不由扭头加快了步伐,生怕他冲出来招徕我。等到走远,又不禁为店主感到淡淡的忧伤——上下班这两个时段按理该是用餐高峰,这会尚且门可罗雀,其它时间更是可想而知,恐怕早晚是要关门大吉。
记得这个门店原先是个中行的小网点,两年前搬走后便一直空置。其实门店周边商业形态尚可,每日往来人流也挺密集,毕竟边上是个住了一万多人的小区,临近的肠粉、寿司、炸鸡等等餐饮店铺似乎也挺赚钱。但这些店面的成功,大抵还是恰好迎合了周边群众的品味与需求。不知筒骨粉店家在开张前是否也曾做过市场调查,竟如此盲目自信这一地方特色食物能在潮汕立足,亦或者是真有那么多湖南老乡能够支撑起他们店面的日常运转?如今店面装修等前期投入怕是要打水漂,也只能算是花钱买个教训吧。
想到这里,我不禁汗颜,记起前些时候看局附近不见有什么特别的“纯净水粿条面”门庭若市,便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来开的话肯定能做诸多改进,那时岂不更加赚钱——幸而终归只是想想而已。
我们总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当然,觉得自己想的就是对的,自己需要的就是别人想要的,却忽略了经历决定认知——人生各异,又怎能奢望追求相同呢?
也正因此,每次就一些相对严肃的话题给朋友同事亲戚提建议时,我总习惯加上一句“以上观点纯粹基于我个人的讲解,对你来说不一定正确”,这种说法并不代表我对自己言论的不负责,相反,它恰恰体现了一种最为负责任的态度。
总而言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与败,有时也仅差一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