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gs

Design & Develop

  • 言论自由
  • 技术文档
  • 日常琐事
  • 其它东西

我种了一棵树

2013年6月7日 / 1 Comment

我种了一棵树

开满彩色的花

有一朵叫纯真

它早已落下

有一朵叫虚伪

它正在长大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感想, 文学, 现代诗, 诗歌

假如我开餐厅

2013年5月21日 / 1 Comment
假如我开餐厅

晚上路过汽车总站,发现几个月前刚开的自助火锅店关门了,有些讶异。但,私下一琢磨,感觉这店犯了太多错误,倒闭也属必然。

这店是年前还是年后开的,我已记不清了。最初路过,看店面装修整洁,整体用了一个不落俗套的橘红色调,外面又配了一个超大的透明玻璃厨窗,看起来格调不错,私下觉得老板还算有点品味,或许能火。又过几日,开始营业,门口倒是摆了几架“开张大吉”之类的花圈,但全然不见有“开张大酬宾三人同行一人免费”之类的宣传活动,不免有些失望,想来老板的经营之道还是略显欠缺——大凡消费场所,人气最重要,刚开业不趁机打出一个名气,在饮食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是很难站住脚的。

不出所料,开张几日,每天路过,门可罗雀。一来显然宣传没做好;二来怕也是天公不作美,火锅嘛,要天冷才有意境,岂知这冬天就是冷不下来。于是每天便见店员模样三两人闲得慌,或蹲或叉手立于门前。这又是犯了一个大忌,其一是店员装饰不行,男的长发遮面,穿着十足一个二流子,叉手斜眼看路人,感觉就像不爽要扁你一顿;女的坦胸露乳,又是短裙又是丝袜,最糟糕的是还浓妆艳抹,让人不由联想是不是出来卖的。再者,穿着不像样也就罢了,好歹招徕一下客人,大眼瞪瞎眼,跟路人有仇似的,岂有人敢近?!

于是乎,汽车总站旁的店面就出现了这么一怪幕:门外人来人往,门内却直拍苍蝇。谈及人流量,想来店家似乎又犯了一大错,归结起来可以说是市场调查没做好。汽车总站自然不缺人,但几乎都是等车或刚下车赶着去其他地方的——这些人的确存在解决温饱的需求,但很少有可能会花一到两个小时享受一顿自助火锅。一来是时间不允许,等车再怎么着也用不了那么久,搞不好吃一半车开过去了;二来是没心情,等车或刚下车大抵是接下来有正经事要做的,办正事之前吃个火锅,终究是说不过去的。再者,汽车总站这地方,地价怕是不便宜,所以那火锅店大概也就50平,这么屁点地方,放十来张桌子就挤得要命,外面一看都觉得满身大汗了,哪还有欲望进去吃火锅。所以这种地方,只适合开快餐店。当然,得像真功夫、麦当劳之流,六到十块钱一个盒饭的不成,附近早开了几家,刚来的你竞争不过。但把快餐做得高级点,收费虽然高点,我认为生意也是不成问题的,毕竟汽车总站那么大,肯定会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不见得每个人都愿意冒着感染各种莫名其妙传染病的风险去吃几块钱的看起来很不卫生的盒饭——不幸的是,显然那老板未曾做过类似的调查和考虑,结果他卖起了火锅。

又过几日再路过,大抵是客源冷得撑不住了,门口居然摆了一个买粿条的餐车,还挂出了“诱惑粿条”的招牌,此举令我不得不对该老板的人品深表怀疑,先前“出来卖的”妹子我可以理解是人家女孩子open,但好端端的粿条也挂着这么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什么思维,实在想不透。

“诱惑粿条”终究也没能拯救这家火锅店,故事的结局,就是关门大吉了。

这个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突然想到假如是我开餐厅,或许我会这么来:首先是选址,客流其实并不见得非常重要,重要的应该是切合地理环境。好比做快餐,要开在客流旺盛的车站或步行街商业区附近,开在步行街商业区很大程度上卖的不是游客,而是做生意的商家,这些人很容易做成常客,条件是饭菜要令人满意;做高档次酒家,那必须是选在大型商场楼上或高层建筑一楼;还有就是特色餐厅,干脆远离大街人口密集处,一来环境显得优雅,假如藏得深,那还容易给顾客带来猎奇的心理,成为吸引顾客的噱头;二来是铺价相对便宜。选址之后是装修,要和经营相称,快餐店不可花俏,墙面刷一个亮色调,搞几个塑料桌椅即可,关键是厨房和招待区务必分开,空调要合适,让人走进有舒适感;高级酒店装修务必豪华,这不必废话;特色餐厅装修就讲究多了,必须要有特色,要有主题,不然怎么叫特色餐厅?前阵子新闻介绍汕头开了一家以武侠为主题的餐厅,整个店面弄得跟武侠世界里的客栈似的,这就是特色。再者是服务员,最好是年轻靓丽的少男少女,所谓食色性也,美人推销美食,不买账才怪。当然,服务员必须要有服务员的模样,切记浓妆艳抹,给人不正经的感觉。服装统一是必须的,最好要有店家的logo,服装还必须和餐厅类型匹配——假如快餐店的服务员穿旗袍,是很不协调的(麦当劳肯德基之流的店员服装就很得体)。店员一定要有礼貌,保持微笑是必须的,餐厅是真正卖服务的地方,倘若店员跟母夜叉钟馗似的黑头黑脸,想必食客也会食而无味,下次还怎么敢来。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卫生,桌面、餐具有污垢,那是很要命的坏印象。再就是经营要有方,不同档次的餐厅需要有不同的经营策略。好比快餐店,食客方便是王道;高档餐厅,要注重营造情调,灯光什么的是很考究的,大厅角落不妨扔架一钢琴,再请个会弹的,穿得绅士或淑女点,不冷不热地弹奏各种抒情名曲,那才叫气氛;主题餐厅要讲究宣传,花钱到电视台请人以美食特搜啊、休闲推荐啊什么的名目做一期节目,短期内是很容易火起来的,绝对比直接露骨的电视广告要有效。当然,要真正做得有特色,才能吸引回头客,甚至是回头客介绍新客。

最后的最后,作为一家餐厅,东西好吃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不好吃,也得包装得像是很好吃。在这点上,食物的摆盘实在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这年头没几个饿死鬼,去餐厅吃饭,很少只图温饱,所以要想顾客之所想,怎么做才能更吸引人的食欲——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经济, 餐厅

无人看管的捐款箱,你会去偷吗?

2013年4月26日 / Leave a Comment

这两天“存心善堂”在街头摆摊,为雅安募捐。晚上路过,发现工作人员把钱箱带走了,却留下帐篷和桌子。突然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好安慰自己:或许晚上要清帐,善款被带回去清数了。

老实说,我真希望是出于这个原因带走钱箱,而不是怕善款被盗。但,想想还是太天真了,即使真有晚上清帐的说法,恐怕第二个原因也是很多人所顾虑的,要不然大白天的时候干吗放那么多大妈在那守着。然而,假使街头的捐款箱真无人看管,会有人去偷吗?——就不怕司法的惩治?就不怕良心的谴责?但,想想又觉得可笑。一来,司法算什么,连配有持枪保卫的运钞车尚有亡命之徒敢抢,何况是街头毫无警戒的捐款箱;二来,自古就有偷香油钱的说法,连神佛的东西尚且敢盗,良心又是什么?

但,为什么钱箱要收走,桌子帐篷却可以留下呢?就不怕桌子帐篷被人顺手牵羊?——可见,道德和守法终究也是有价的。钱箱值钱,这杆天平在狂徒的心里自然倾斜,于是,有人会采取行动;帐篷桌子值不了几个钱,还笨重,万一被抓到,拘留几天很不值,即使不被抓到,良心上也过不去,说什么都是慈善会的东西,所以,没什么人会想到去偷。偷与不偷之间,道德和法律的价位已彰然。

——这就是人性。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人性, 募捐

箴言

2013年4月25日 / Leave a Comment

自以为是实乃生之不幸,然而更不幸的是很少有人能自我觉察。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箴言

饭桌奇谈

2013年4月16日 / Leave a Comment

午餐饭桌上同事聊及毒奶粉、公费腐败等等当今中国社会之弊端,问余有何感想,余乃一笑以应之。当是时虽确有所感,然又岂是三言两语可道明。午休时间,试归结如下:

其一,社会终究是由某一个意识支配的,该意识直接决定社会的形态;

其二,利益是永恒的驱动体,个人欲望是无以满足的,饱暖之后尚且思淫欲,淫欲之后你能指望他成佛?

其三,世间无所谓绝对的好,更无所谓绝对的坏,一个东西出了问题,有责任感的人大可帮忙想想怎么修,没觉悟的干脆当没看见,反正不会很妨碍一个人活着的这么短短不到100年。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人生, 哲学, 奇谈, 感想

“地球一小时”?!

2013年3月23日 / Leave a Comment

前记:今天看到老弟就地球一小时活动@了一下我,想起大学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特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遂有此文。

地球一小时

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听到这个活动就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当时的结论是:这批人没什么常识还吃饱了撑着。现在的观点大概依旧,至于对电网的影响则有了更进一步的看法:首先,必须明白一个概念,电是不易存储的,发电厂一边发,电网就直接送到千家万户了。然后,影响到底多大要看他们号召力多大,假如他们真的成功糊弄了整个城市的市民,让那些善良无知的百姓们在同一时间都关掉了灯,这毫无疑问会带来负荷的锐减,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至于影响到什么程度,还要看这座城市的照明负荷占了多大比例,极端情况下这座城市的负荷全是照明用途的话,就等于一瞬间负荷完全没了,没人用电了,问题是这时候发电厂还在发电,还在往电网上传输能量,这些电就几乎完全浪费掉了。还有一个常识:用户端开关个灯动动手指头就行了,但发电厂要开关一个发电机组却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的?事情。好在这种“事故”是有“预谋”的,情况真的严重的话电网可以事先和发电厂协调,形成应对方案,比如事先降低发电量(我不清楚那批傻瓜号召大家几点关灯,假如是在晚上6点到8点的话,这段时间在大部分地方应该是一个用电高峰,机组提前关闭就又问题多多了 ——电不够用啊)。不管怎么说,这种活动发电厂和供电企业都是很讨厌的,毕竟干预了人家正常的生产运营。当然,提倡节能环保这种想法是值得肯定的,现在供电企业也提倡节能环保,虽然我们就是靠卖电赚钱的,但站在环境、社会、人类的高度看问题就会明白节能环保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最后,我个人认为这种活动是很做作的,节能环保应该是从每天的一点一滴做起,而不是靠一年搞一次关灯来实现,而且你关了灯还大肆举行灯火晚会,烧蜡烛,那简直就罪不可恕了,想想用蜡烛来照明的能源利用率和用电灯来照明的能源利用率,就会明白这个问题了:关了灯烧蜡烛,不但不能节能,而且比电灯更浪费能源。好吧,说到这里还有人坚持要参加这种活动的话,我奉劝你关了灯就躲在黑暗中面壁思过意义更大点,一点蜡烛,你就是猪。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主流, 地球一小时

午睡综合症

2013年3月22日 / Leave a Comment
睡醒时分
——朦胧有感

梦的深处,

心之彼岸

有个理想,

正在消亡

将星欲坠,

文魁晦暗

沉沦日益,

积重难返

英雄若暮,

谁渡沧桑?

八方静寂,

求援无望

难觅忠义,

伴我闯荡

日食斗米,

不思进取

贪睡懒做,

与猪何异

念汝当年,

雄才殊异

怎可萎靡,

一蹶不起

心若还在,

为时未晚

插上翅膀,

随我飞翔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人生, 感想, 文学, 现代诗

批处理实现MS SQL Server数据记录删除

2013年3月12日 / Leave a Comment

大三就开始给一家工厂兼职做软件维护,昨天那工厂提出了一个需求:存入数据库中的条形码记录有时候出现周期重复,给后面的数据存入带来麻烦,需要给原有软件增加一个可以批量删除某一段时间内所有记录的功能。

看了看数据库,发现每条数据记录都有存入时间的字段,问题变得很好解决。又考虑到原有的软件过于庞大复杂,而且在生产线上处于重要位置,工厂又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生产的,在原有软件基础上加代码,一方面软件是用delphi写的,基本上每次都是临时抱佛脚看看书才知道语法怎么样;另一方面原有软件不是我开发的,注释写得也不怎么样,搞不好不小心哪里敲多了个字符,软件更新后跑不起来,问题就大了。所以另外写一个软件实现需求是个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我最熟悉的是ASP,考虑到工厂那台机器都不知道有没ASP的环境,只好作罢。用ASP.NET做个简单的窗体还是可以的,又想起重装系统后还没安装Microsoft Visual Studio,鉴于现在不当码农了,安装一个这么大的东西显然很浪费我的硬盘空间,还是算了。其实JAVA也是个选择,甚至大学期间我还上了一学期的课,可恨的是万恶的手枪哥在我最引以为豪的编程课程上居然只给了我七十多分(要知道这个分数比我整个大学的平均分还要低很多),这导致我在厌恶手枪哥的同时间接地厌恶起了JAVA。

一番思索衡量之下,觉得就这么一个小功能,用那些高级语言写成一个软件,显然是不划算的,于是自然而然想到了批处理,百度了一下,发现还真有批处理操作数据库的典范。这不得不感谢百度知道。

代码是这样的:


osql -S ServerName -U user -P password -Q "DELETE FROM Table_Name (Field_Name BETWEEN CONVERT(DATETIME,'%startdate%',120) AND CONVERT(DATETIME,'%enddate%',120))"

osql工具是一个 Microsoft Windows 32 命令提示符工具,您可以使用它运行 Transact-SQL 语句和脚本文件。——百度百科

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在CMD里面键入 osql /? 看看。

cmd-osql

当然,用户需要能够自己设定所要删除记录的时间范围,所以要能接受用户的输入,代码大概是这样的:


echo 开始运行:
echo 输入开始时间(如2012-1-10),以回车结束
set /p startdate=

搞定,运行起来是这样的:

cmd-tengs

了解更多批处理知识,可以访问百度百科——真的很有用。我花了两个多钟头看完,修改了一个demo,做成一个答题的——软件(能叫软件吗?),拿来给大家玩玩。

点这里下载

ps:本来最后想shutdown -r,关掉你的电脑的,想想还是算了,万一你有文档没保存,我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Posted in: 技术文档 Tagged: osql, 批处理

一个乞丐带来的启示

2013年3月1日 / Leave a Comment

他衣裳滥褛,拿着破碗,拄着拐杖,徘徊在公交站,向等车的人乞讨。我站在最外侧,和他之间隔着几个人。他一路求乞,向我所处的位置靠近。然而,他的工作看起来并不怎么成功,看到他的人大凡不等他开口就避瘟神似的远远躲开了,一两个没留神被他靠近的,待他伸出了手,也只是露出鄙夷的眼神,鼻子里吭一声:没零钱。于是他便只好悻悻然走开,又满怀希望鬼鬼祟祟地靠近下一位。我向来怜悯年老的乞丐,又恰逢身上有点零钱,便只等他过来。他终于带着五六次的失败来到了我的面前,甚至不到一步之遥,我放在兜里的手已抓住了钱包。然而,他只是看了我一眼,一秒,或许不到一秒,便低下了头,从我身边走过,留下一脸错愕的我。我不知道那一秒他在想什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单单不向我乞讨。也许,前面的五六次失败尝试,让他对自己的运气失去了信心。然而,他本可以拿到钱,需要做的,仅仅是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向我伸出手。然而他放弃了,在不到一秒时间的决策后放弃了。许久,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很多事,一开始并不总是成功的,在不断的失败后,有的人退缩了,甚至连最后的机会也不愿去尝试。然而,很多时候,往往只要再努力一把,就成了。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人生, 哲学, 感想, 文学

滚动字幕是一种很差的用户体验

2013年1月16日 / 2 Comments
滚动字幕是一种很差的用户体验

滚动字幕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以至于令我们几乎淡忘了它的存在。不管是车站候车厅里的车辆到站信息,还是公交车、计程车上的电子广告牌,抑或是电视新闻下面的滚动要闻……这些东西以同样的形式(滚动)在不同的屏幕上出现,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些可有可无,有些却异常重要。

我曾在一次回家的路上短时间内接连看到三个这样的东西,于是我开始观察并试图研究滚动字幕的利弊。

首先,滚动字幕的出现大抵似乎是由于可显示空间受限,这种断定在扁宽的LED广告屏上尤为确切。不能否认,利用小块的空间去显示大量的信息显然是不现实的,除非使用小号字体,但很多情况下小号字体难于阅读,容易被忽略,事实上很多屏幕由于像素的限制所能支持的字号也是有限的。于是“聪明人”便想出了滚动字幕这种东西,他们的想法很朴素:很多人阅读一行文字,由于眼睛能够关注的范围和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受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在阅读一行文字,而是某一刻阅读一行中的几个字,下一刻眼睛聚焦的点改变,接着读接下来的几个字——说白了就是文字是没有动的,但是眼珠(好吧,严格的说应该是聚焦的位置)动了。依照这种原理,让字幕流动起来,那么理论上人的关注点甚至都不需要动,字幕会自己不断通过关注点,从而被人读取。

然而当我试图去看滚动字幕上的信息时,却发现很多情况下字幕的滚动速度远远赶不上我的阅读速度。令我好奇的是为何这种情况更为常见,而我的阅读速度跟不上滚动速度的情况很少遇到,至于两者速度相等就更是未曾出现了。这直接导致了我希望了解信息时,虽然很快读完了显示区域内的文字,却不得不干巴巴地静等新的文字滚动出来,从而为白白浪费的时间而恼火。为了检验是否会有一个更为适合我的滚动速度,我在网页上做了一个实验(假如你了解过html的话应该知道在marquee标签中的文本是会滚动的),可惜实验的结果并没结果,当滚动越来越快时,会有闪屏、文字跳动的感觉出现,从而影响了阅读,或者确切地说影响了阅读的心情。

所以结论是:这种行为强迫用户以某个速度来阅读信息,体验实在差劲。

所以忠告是:不要轻易使用滚动,受众会恨你的。

Posted in: 技术文档 Tagged: 滚动字幕, 科学
« 上一页 1 … 6 7 8 … 15 下一页 »

标签

ASP bug CentOS CSS Google js 中庸 主流 交易 人生 人类劣根 刷票 哲学 大学 感想 文学 文言文 期末 歌手 死狗 毅力 比赛 水浒 江南style 滚动字幕 爱因斯坦 狂想 狗屁文化 现代诗 玻璃 琐事 电脑城 男篮 神曲 科学 笑话 箴言 经济 网易 网络安全 腾讯 腾讯TT 视频广告 诗歌 霸位

近期评论

  • 壮敏 发表在《讨贼檄文》
  • 黄祺 发表在《顿悟》
  • 西班牙超模 发表在《致加西亚》
  • 西班牙超模 发表在《致加西亚》
  • 糗事百科 发表在《IE6 去除 input border》

Copyright © 2025 Tengs.

Me WordPress Theme by themeh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