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对阵澳大利亚又惨败,看得我闷闷不乐,可见我还是很有爱国心的。
整场看下来,有两个疑问一直令我无法释怀:其一,为什么能突的后卫很多机会已经杀到离篮筐也就两三步(当然,篮下还是有防守人员的),就是不出手,扣不了,好歹上蓝也行是吧,别跟我说对方有防守没那么容易上,作为一个职业后卫,连在被防守情况下带球上篮这样的基本功都无法保证一定命中率的话,拜托,不要给自己冠上“职业”两个字。当然,有分享精神,多传球创造助攻也是很可取的,而且或许称得上精神可嘉,但传球和助攻终究是两码事,带了球杀进去了,老是不投,只会往外传,本来往外传也无可厚非,理想状况下突进去假如能吸引防守,外面形成了若干空挡,往外传肯定是最佳选择,问题是我们的球员突进去了莫名其妙总是回传到有防守的队友手里,仔细看了看,大多数都是传给易建联,而且还是在三分线附近的易建联,公道点讲,三分线进来一点点还有防守,投射哪有那么容易,拿到球的站在外线的球员再犹豫一下等待后卫再过来带球再攻,这么几个步骤下来,24秒钟哪里够你浪费。而且整场比赛下来人家一紧逼防守,控卫就乱得不成样子,从开球到带球过半场,还得几经转手(可见我们的控卫素质实在不怎么样),虽说是安全过来了,不过进攻时间也差不多耗得没多少了,然后就像上面说的控卫杀进去不敢投又传出来,外线的投不了又等后卫过来持球组织进攻,三下两下下来,进攻时间到,所以可以看到整场比赛很多次莫名其妙的时间到仓促出手。其二,我很好奇为什么对方常常夹击而我方却不见空位轻轻松松投射得分,读过幼儿园的都应该知道,5个人对5个人,假如拿2个人对方防守1个人,肯定会让对方的1个人变成无人防守,而神奇的是我方的那个无人防守球员常常干自己防守自己的傻事——像根木头似的,就在那站着,站就站吧,拉开点还好,要么等待机会投射,要么给防守形成压力让人家夹击不成,偏偏就站在不三不四的位置,导致突进去的人总有两个以上的防守球员过来盖,传出来人家转个身一步又形成了新的防守,结果就是突又突不进去,投又投不了。
细心看球的人或许都知道,体力一直是中国队的大问题,这场比赛在王治郅的身上显得更突出,后半场的比赛几乎可以看出他根本跑不动了,虽然还能抢抢板,但对于整个球队来讲,终究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跑不动了,哪里还有激情,一个在场上的老队员没有激情了,其他队员难免受影响,结果就愈打逾不顺。想到这里其实我有几分责怪教练的,这次奥运本不该再拉上王治郅,真拉进来了没办法,但千错万错也不该再让他那么多上场时间。老队员是有经验,但跑都跑不动,篮下对抗体力不支又完全吃不开,原本应该轻松得手的球扔几次都没放进去,这样子的状态还留在场上有什么用。看到这里又突然想,搞体育那些人是不是IQ都不怎么高,事实上打球哪有那么复杂,特别是经营一个国家队,肯定有的是钱有的是人选,首先,白痴都知道体力很重要,那为什么不挑一些天生体质好的球员进行培养呢?!我就不信中国十几个亿的人口找不出十来个体质比得上NBA里那些黑人球员的。体质好带来的直接效益是能满场到处跑,对方防守队员假如跟着跑,前半场或许大家都跑得来,后半场肯定受不了,不信看看美国队,前半场很多国家队可能能紧咬比分甚至是领先美国队,但后半场大多就撑不下去了,说到底还是体力不支了;其次,投篮的命中率很重要,当然,无防守状态下的投篮那没意思,肯定是需要练就在有防守甚至是跑动中出手的本领。别急着跟我较劲说有这本领那人人都成科比、诺维斯基有后仰绝招了。且说篮球就两个方面的技术,一个是防守、一个是进攻,大家都知道要在防守和进攻上下功夫,但一个人的体力和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何不干脆只专心做一件事,好比一个球队5个人,其中有4个虽然防守一团糟,大多时候只是做做样子,但投篮却准得要命,而且是能在跑动中有防守的状态下投篮或者说上篮,这时候另外一个内线球员只干防守,没事就埋伏在三秒区附近,能保证杀入内线的对方球员无法轻松上篮或者扣篮,迫使对方多采用投篮来得分,这么一来的话用脚趾头想想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对方在外面投,我们的人只要跟得紧(我们的人的确能跟得紧,只要我们的人体力很好这个前提能满足),肯定命中率没有想象中高,在出手机会差不多的情况下,只要我们的命中率比对手高,那最后的胜利者肯定是我们。篮球打得要死要活不就是为了赢,那么既然能赢了,费什么力气搞那么多无谓的东西,还不如保证自己的每一个进攻得分,这才是省力胜利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