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gs

Design & Develop

  • 言论自由
  • 技术文档
  • 日常琐事
  • 其它东西

IE6 去除 input border

2011年8月10日 / 6 Comments

很多时候,我们不想要input默认的边框而自定义一些边框,甚至为了给input添加背景图片,需要去除掉input的边框。

这件工作在IE7+、firefox等高级浏览器上是很轻而易举,只需定义其 border:none; 即可。然而在IE6下这是不起作用的。这时候我们可以用比较滑头的做法,将border设置为白色,在白色背景下就把边框隐藏了。代码是 border:white; 为了表达我们对IE6的鄙视,对这个浏览器做特殊处理,也就是 css hack 一下,整个代码是:border:none;*border:white; 。现在好了,border 在 IE6 下的确不见了。

接下来我们不烦看点奇迹:border:none;*border:red; 。看到没,在白色背景下,并没有什么红色的border出现,这就是说,border真的是隐藏了,所以不管你的input背景要用什么颜色或图片,你需要做的是定义 border:none;*border:某个color;。在各种浏览器上就都能隐藏掉input的边框了。这就是 css hack,套句时髦的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Posted in: 技术文档 Tagged: bug, CSS

惊艳曝光——我的桌面

2011年8月9日 / Leave a Comment

重装完系统,应用也基本架齐,心情舒畅,曝光一下桌面,分享分享。

desktoplit
Posted in: 日常琐事 Tagged: 琐事

基于概率统计的机器人情感实现

2011年8月4日 / Leave a Comment

时下“变形金刚3”正火得一沓糊涂,影片中擎天柱、大黄蜂等大块头细腻的感情算是给这部剧情糟糕的电影平添了不少煽情成分。然而电影终究是电影,现实世界中,或者说当前的科学发展条件下,机器人情感实现,到底有没可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我想到的一个实现途径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人类的情感归根到底也就两个方面:爱和恨。好吧,假如你坚持的话,就算上冷漠好了。那为什么会有爱,又为什么会有恨呢?爱又是什么,恨又是什么呢?我的想法是:这都可以抽象概括为个体对某事物的情绪深度,深度越正,爱得越深,深度越负,恨得越厉害。方便起见,我们采用百分比代替正负数,以50%为界,低于50%的,我们可以认为是“恨” ,并且百分数越小,恨得越深,高于50%的,便是“爱”,同理,百分数越大,爱得也就越深了。如此说来,刚好50%或者在50%左右(爱和恨的程度都不深),表现出来的,也就是冷漠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你是怎么爱上你的男朋友的(原谅我,这年头不涉及男女、暴力的东西几乎都没人看了,为了这篇东西能多赚点眼球,还是随俗点,写男女好了)。首先,你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第一次见到了你的男朋友(那时候还不是你男朋友),出于动物本能上的防卫心理,还有多年来所谓的人文教育,遇到陌生人,我们大抵会打个哈哈或者露个笑脸了事,事实上这时候我们的情感可以说是冷漠的,也就是此时的情感深度为50%。当然,假如你坚信第一印象让你对一个人看法影响很大甚至你坚持有一见钟情这种事情的话,那我们不妨假定大多数人对任何事物的情感深度初始值都为50%,当你看到你现在的男朋友时,这个值突然暴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理所当然的,也就代表你对他很“爱”了。事实上,正常情况下,你每天看到的男人没有几百也有几十,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你的男朋友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有一个随机的概率,每当我们遇到一个事物时,这个随机概率就会启动,从而产生一个0%到100%的随机值,此值作为我们情感深度的初始值,可想而知,假如这个值很高,我们对我们当前面对的这件事物就会很热情,假如这个值很低,当然也就很冷淡或者冷漠了。事实上我们常常可以感觉到有些人天生就很热情,好像对任何事物都很热心,喜欢帮助别人,待人很友善,而有些人天生很冷淡,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得缺乏兴趣,不屑一顾。由于存在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通过控制随机概率的发生,令其有一定的取值偏向,来模拟出冷淡或者热情,换句话说,基于这种途径,我们能制造出热情的和冷漠的机器人,需要做仅仅是:假如你要造的是一个冷酷的机器人,把它的初始情感深度从0%到50%设置为大概率,50%到100%设置为小概率,如此一来,这个机器人对待第一次遇到的事物时,取到的初始情感深度往往是小于50%的值,对待事物也就表现得冷淡了。

上面我们解决了机器人面对第一次遇到的事物时模拟情感的问题。然而人类情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累积。假如你和你的男朋友不是一见钟情,换句话说,你对你男朋友的初始情感深度为50%左右。接下来,不妨回忆一下,他是不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寒风中脱下大衣给你披上、深夜加班的时候给你端咖啡、公交车上主动给年迈者让座、一起出差时很替你着想……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你内心深处不自觉会对他增加一些好感,是的,增加了好感,用我们的话来说,情感深度增加了,假如有一个阈值的话,我们不妨假定,当情感深度达到95%时,你也深深的爱上他了。这种想法应用到机器人情感上,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足够大的内存。设想,和孩子一样,一个机器人刚被制造出来时是一片空白的,对事物没有任何了解,当它不断接触到新事物时,就不断地往自己的内存中存入对该事物的情感深度。工作流程应该是这样的:遇到一个事物,首先要检索自己的数据库,判断是否第一次碰上。假如是第一次的话,启动随机情感深度概率,产生一个随机值作为对该事物的情感深度(或者通俗点说,你可以称它为“印象”),从而根据该值决定对该事物采取的措施;假如在数据库中检索到这个事物,这代表这种事物并非首遇,需要将先前对该事物的情感深度值取出,决定对该事物采取的态度,接触完成后,还需要将本次接触该事物对该机器人产生的影响转换为或正或负的百分值,与数据库中对该事物的情感深度值求和存回数据库。反应出来的现象可能是:你给机器人一个拥抱,机器人可能会对你多一点好感,你给它一巴掌,或许它也会“怀恨在心”。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一直在考虑的前世记忆问题。很多人深信人有前世记忆这回事,这是玄学范畴,然而在我们今天讨论的机器人情感实现上,前世记忆确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我们刚才让我们刚出厂的机器人像孩子般纯真得一片空白,假如你想让你的“孩子”有所谓的前世记忆的话,只需在出厂前,设定部分事物的情感深度,这样一出厂的机器人也就变得有情有味了。

当然,我们仅仅是从理论上讨论了机器人情感实现的可能,至于真正的实现,还需要赋予机器人各种各样的感知能力,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都应该成为机器人感知事物的途径,只有快速的多途径感知,才能快速的准确地对事物进行判断,基于正确的判断,才能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对该事物的态度。

上帝制造了人,制造的并不是冷冰冰的人……

Posted in: 技术文档 Tagged: 机器人情感, 概率统计

菜价,飘

2011年6月29日 / Leave a Comment

很久没去翰园一楼吃饭了,今天傍晚为了买拖鞋,顺便去了一次,骇然发现菜价全方位上涨,令我饭中唏嘘不已。

饭罢,为做纪念,构思得冷笑话一,是记也。

一群混小子凑在一起,为方便为非作歹,决定要找出个头来做总负责。但,大家都是不学无术,半斤八两,所以讨论了半天谁也没说服谁。于是有人提议,谁家有权有钱,谁就是头。大伙一致同意。

于是,A说:我家开集团公司的,有的是钱,这头理应我来做。

B不屑一顾:窜啥,我家开警察局的,信不信我让我爸叫人抓你……

C不耐烦得说:得了得了,我家开法庭的。你爸抓了人还不是要我爸来判,这头应该我来做。

……

各人又是你一句我一句,局面重新陷入尴尬。D却一直冷笑而不语。ABC不爽了,齐声问道:你丫家里干什么的,笑什么笑?!

D冷冷道:开饭饭堂的,翰园。

于是,两秒之后,大家一致通过,D当头……

Posted in: 日常琐事 Tagged: 大学, 笑话

google基于图片的搜索浅析

2011年6月23日 / Leave a Comment

今天在群上看到消息说google已经推出了图片搜索,赶紧登陆试了试:images.google.com.hk

搜索的步骤是:访问images.google.com.hk;点击搜索图标左边的摄像机小图标;弹出窗口中上传一张图片;点击搜索即可(说这话听起来怎么好像很傻?!哈哈……)

search

由于完全不知其性能如何,所以第一张用于测试的图片选的是亚运志愿者的logo(终究能说得上是广为人知对吧?!也算是低难度处理了)

上传的图片是:

so1

搜索结果如下:

s1

仔细看搜索栏,除了有那张图片的url外,多了一个“广州亚运会标志”的关键字,这个关键字并不是我自己加上去的,所以猜测google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我上传的图片做了处理(刚好之前做过一个项目就是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书画鉴别的,具体实现是通过算法对比数据库中的图像和用户上传的图像,假如达到一定的相似度或者有部分特征很相识就能返回数据库中关于该图片的信息,所以看到google的做法后感觉是分外没感觉);处理完成后假如有类似结果,则将这些结果作为关键字,再做一次搜索(这次搜索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搜索就没什么两样了,都是通过关键字完成)。

为了印证这种想法,我又上传了一张图片,这次可不是什么闻名遐迩的图片了,而是我自己P的一张图,多年之前这张图片一度是我的桌面,看图:

so2

搜索结果如下:

s2

结果很令人愉快,首先请看搜索框,出现的文字是“在此次描述图片”,这应该是google的图片处理算法没能找到确切的关于我这张上传图片的描述,所以不敢贸然下定论,只好把工作推给了用户——“瞧,伙计,我搞不定,你自己描述一下你的这种神马图吧……”

然而google终究是google,用户搜索完不给返回点什么到底是用户体验很差的一件事,所以google对用户上传图片的色调进行了匹配,结果是返回了一堆和我的图片相类似的蓝色背景的图片,希望借此挽回一些搜索引擎真无能的指责。假如你认真看的话或许发现一堆蓝色图片里面有一张粉红色的很引人注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仔细分析一下,我觉得是google在分析用户上传图片色调的同时也分析了它的布局,所以才会返回那张粉红色的图片,难道您不觉得这张粉红色的图片的结构和我上传的那张图片的结构很相似吗?!

总得来说,这个搜索功能无疑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或许这也是云计算带给我们的东西(原谅我,我最近看云计算比较多,不自觉就想到了,哈哈……)

Posted in: 技术文档 Tagged: Google图片搜索

html5 & CSS3.0

2011年5月8日 / Leave a Comment

这两天和大水一起玩html5 & CSS3.0,准备写一个网页版的小游戏,找demo的时候发现了html5一些很有趣的应用,发两个给大家爽爽。当然,请使用非IE浏览器(360安全卫士、世界之窗可以吗?oh,no.不要问这种问题,自己试一下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第一个据说是一个日本人写的测试代码,用哆啦A梦来测试浏览器对CSS3的支持程度。只有完美表现出多拉A梦的轮廓和阴影,才能叫完美支持HTML5特效。目前Chrome浏览器最完美,IE是最惨不忍睹的。如下图:

html5_1

点击这里测试你的浏览器

另一个更强大,你可以看到HTML5的视频不需要Flash的支持即可直接嵌入网页(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html5不再支持applet了,不知道以后java的小程序怎么办,所以这个世界还是很黑暗的,哈哈),并且最炫的是,能够将视频“炸开”,每一块碎片都还都能正常播放!(由于网速原因第一次载入可能会很卡)

点这里http://craftymind.com/factory/html5video/CanvasVideo.html看网页

Posted in: 技术文档 Tagged: CSS 3.0, HTML5

一点感想

2011年5月6日 / Leave a Comment

这几天用ASP写Vistaer的后台,感触良多。

第一件值得高兴的是从heeroluo兄处得知了URL重写这么一个东西,google了不少时间终于搞懂ISAPI_Rewrite的用法,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http://user.qzone.qq.com/478612809“访问到的是我的主页而不是别人的主页。(答案是”http://user.qzone.qq.com/“后面的”478612809”被重写了)

第二件令人沮丧的事是:习以为常得给用户表其名“user”,又很不幸地用了叶子的分页类,因为自己写SQL时习惯给表名加” [ ] “,叶子分页类却并没加,结果是浪费了整整两天时间都想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又苦于dr没有调试的功能(ASP到底支不支持调试啊?!鬼知道),结果是……没结果,幸好最后还是灵感帮了大忙,突然想起可能是access关键字的问题,很自然得就查到user了。是的,事情就是这样子的。

Posted in: 日常琐事 Tagged: ASP, 感想

实现隐身的若干途径

2011年4月13日 / Leave a Comment

今天中午吃饭,突然想起“隐身”实现的可能。毫无疑问,这一直是古今中外方土术士热衷讨论的话题。但这并非迷信,应用科学的观点,你会发现,实际上“隐身”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假如你没有忘记你的小学自然老师曾经告诉过你,人眼之所以能看到东西,是因为物体反射光或者发出光的缘故。所以,假如能使你自己不反射光(因为你本来就不会发光),你也就不可见了。当然,你还必须是透光的,否则,你将成为一团黑,在非黑色背景下,是最显眼的,还谈何隐身。所以,事情再简单不过了,只要你的身体是透明的,你也就隐身了。不要耻笑这种可能性,深海中的许多生物比如水母,身体就是透明的——可见,上帝从来没有封杀任何一种可能性。

当然,作为一个人,透明的感觉一定不会好到哪里,不然,也就不会有“你把我当透明的”这句气话了。所以上述方法可行性不是很高,而且目今的科学也不见得能使人的血肉之躯变得完全透明。相比之下,假如是利用环境巧妙得把自己隐藏起来,事实上也是一种隐身的做法,说得简单点,也就是变色龙的情况,利用环境色调改变自己的体色达到把自己隐藏在背景中的目的,这是相当可行的,我们的科学需要做仅仅是制造出一种能够感知周围环境色调并能相应变换自身色彩的布料,当人披上这种布料的时候,人也就能隐身了——这种想法貌似来源已久,起码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当然,说到科学实现,我想到的是传感器和霓虹灯,你知道,传感器可以把某种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而霓虹灯依靠我们可用的电能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两种东西细微化,然后集成网状结构,当传感器的密度达到人眼所能分辨的水平时,传感器也就可以感知足够的环境色调信息了;假如每个传感器对应一个发光体,这个发光体可以把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还原成光信号发射出去,对于接受者“人眼 ”来说,是没什么区别的,至于发光体的实现,众所周知,红绿蓝三基色可以调和出任意颜色,当这种由三基色组合而成的发光体密集到一定程度时,也就能够完全模拟出环境色了。

其三,人眼还有一个特性叫“视觉暂留”,利用这个漏洞,我们也能实现“隐身”。事实上,“视觉暂留”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比如电影,利用的就是这种现象,再普通一点的实验是用一条绳子绑住一块重物,当你哪住绳子的另一头旋转重物且达到一定速度时,你将看到一个残影,我们可以想象,当旋转的速度更快时,是不是连残影都会看不到呢?!科学证明,人眼视觉暂留时间为1/24秒,所以,假如你在一秒钟之内能左右移动24次以上,不难想象,由于人眼暂留,你身处的环境背景将停留在别人的眼睛中,而你由于运动速度太快,将是不可见的。

这就是隐身,科学的隐身。

Posted in: 言论自由 Tagged: 科学, 隐身

一首类情诗

2011年4月7日 / Leave a Comment

你是温润的天使

淘气的精灵

相伴十年

日夜肌肤相亲

不管我身处何地

身边总有你翠绿的倩影

是你

在我失落时告诉我什么叫坚强

是你

在我得意时提醒我什么是内敛

是你

最贴近我的心……

发现功力不足,写不下去了……

前夜在华林寺花10元巨款为陪伴了我十几年的玉佩换了一条丝绳,为做纪念,特作此诗歌……

本来标题应该是“玉坠,愈醉”、“我的玉”啊……之类的老套标题。突然想起“标题党”来,于是返老还童,也做做恶,填上了这么一个……这不得不归功于师青的一位师姐,是她让“标题党”这个概念深入我心。

事实上叫“类情诗”是很有考究的,因为这个社会普遍现象是——不涉及男女关系,股票基金……很少有人会关注,所以效法标题党,我叫这首诗不诗歌不歌“情诗”,写完又怕被人海扁,觉得动用工科人士的思维,叫“类情诗”,算是比较稳妥了……哈哈……

Posted in: 日常琐事 Tagged: 文学, 现代诗

十优歌手

2011年3月27日 / Leave a Comment

今夜楠园十优歌手大赛,余独处陋舍编程,因阳台紧邻赛场,偶传猪叫,丝丝入耳,提神醒脑,益寿延年。

或曰:此等比赛大善,真乃各得所欲,两全其美哉。

时感慨,故记之。

Posted in: 日常琐事 Tagged: 歌手, 比赛
« 上一页 1 … 10 11 12 … 15 下一页 »

标签

ASP bug CentOS CSS Google js 中庸 主流 交易 人生 人类劣根 刷票 哲学 大学 感想 文学 文言文 期末 歌手 死狗 毅力 比赛 水浒 江南style 滚动字幕 爱因斯坦 狂想 狗屁文化 现代诗 玻璃 琐事 电脑城 男篮 神曲 科学 笑话 箴言 经济 网易 网络安全 腾讯 腾讯TT 视频广告 诗歌 霸位

近期评论

  • 壮敏 发表在《讨贼檄文》
  • 黄祺 发表在《顿悟》
  • 西班牙超模 发表在《致加西亚》
  • 西班牙超模 发表在《致加西亚》
  • 糗事百科 发表在《IE6 去除 input border》

Copyright © 2025 Tengs.

Me WordPress Theme by themehall.com